(二)配製培養基的一般過程及注意事項
配製養基是進行微生物實驗的最基本的操作技術之一。它是根據已經設計出來的化學配方和工作需要.用不同方法配製各類型培養基。共同操作過程有:準備器材、藥品,稱、量、溶解藥物,調節pH ,過濾、分裝和滅菌等步驟。
1 .一般過程
( 1 )溶液配製:先在溶器(燒杯、瓷杯或椎形瓶)內倒入一部分水.按培養基配方稱取各種化學藥品,依次加入水中,攪拌溶解之,然後補足所需水量。如有難溶解物質,需要加熱助溶.加熱過程中所蒸發的水量應給予補足。配製固體培養基時,加入瓊脂後.在加熱中必須不斷地攪拌,直至全部溶解為止,以免瓊脂粘底燒焦.
( 2 )用pH 試紙沾一點溶解液比色(或用pH電位計、酸度計、氫離子濃度比色計等)測定溶液的pH ,以10%HCl 或10%(或0.1N ) NaOH 調節至所需的pH 值。
( 3 )用濾紙:紗布或棉花等將已調好pH 的培養基趁熱過濾。
(4)在過濾中,按需要將培養基分裝入錐形瓶或試管,裝量各為它們容量的l/4-1/3 ,( 15×
分裝方法,以左手持試管(2-3 支)中部。或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夾住錐形瓶.用右手食指及拇指控製彈簧夾,中指和無名指夾玻璃管嘴.使培養基直流試管(或錐形瓶)內。
一種簡易分裝法分裝器 ,以腳踩活動夾板使培養基進入試管或燒瓶中。用一小塊橡皮塞穿著在璃管,與試管相通的一端作一擋板,擋板上下移動可調節分裝培養基數量,當擋板向上移動時.管口距試管底短,裝置少.反之則多。若所壓入的培養基超過管出口時,放鬆吸氣球,浸過後的部分培養基便被吸回.故能以管距試管底高度作為裝培養基高度準線.
分裝時連續操作,可使不溶物在吸濾瓶中翻滾均勻。分裝瓊脂培養基時,應將吸濾瓶置於
在分裝過程中不能使培養基粘附瓶口或試管口,以免粘汙棉塞,導致雜菌汙染。定量分裝時試管的規格要一致。分裝後塞上棉塞,滅菌後備用。
2 .注意事項
( 1 )培養基成分的混合:在混合培養基成分時.一般是按配方的順序把各成分先溶解於少於總量的水中。象肉膏一類的成分,不是粉狀的.可盛在小燒杯中或小表而皿中稱量,而後用水衝洗入。蛋白腖和酵母膏等粉狀物,容易吸水分而受潮,稱取時動作要迅速。磷酸鹽和鎂鹽在混合時產生沉澱物。由於在培養基中加入了足夠量的無機鹽,故在培養過程中並不因此而產生問題,但在特殊的情況下需要避免沉澱時,則應將發生反應的成分分別滅菌後再混合.如維生素、氨基酸、無機鹽等微量成分,可先配成高濃度的溶液.而後再稀釋,加入合適的量,則更方便些。
(2)對水的要求:如果是培養海洋微生物。一般要求用與樣品同站或同鹽度的陳海水,或用同鹽度的人工海水,培養淡水微生物時可用自來水、蒸餾水或無離子水,但有時則需用經嚴格蒸餾的蒸餾水。所以用於溶解培養基各成分的水,須因培養的菌種和培養要求而異。
(3 )有些培養基的成分必須分別滅菌而後與其他已滅菌的成分混合。原因是:如葡萄糖和其他成分一起加熱時.有時會變褐和分解;尿素加熱時會發生分解;牛奶和瓊脂一起加壓滅菌時,二者不能均勻混合:醇類加熱時易揮發,正構液體石蠟加熱時易變構等等。此外.用碳酸鈣作為培養乳酸菌和醋酸菌培養基的成分時.應另行幹熱滅菌。
( 4 )如果配製低pH 的瓊脂培養基時,應在pH 為中性時滅菌.而後用滅過菌的低濃度鹽酸或氫氧化鈉調pH 。否則,直接在低pH值下滅菌,會使瓊脂水解,冷卻後不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