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首頁 > 微生物知識->微生物基本知識->工業微生物產生菌的篩選(七)

工業微生物產生菌的篩選(七)



錄入時間:2010-6-23 16:28:09 來源:綠穀生物

(四)組織分離法
組織分離法是由一些有病組織或特殊組織中分離菌株的方法。如從患惡苗病的水稻組織中分離赤黴素,從根瘤中分離根瘤菌及從各種食用菌的子實體中分離孢子等。
1. 對一般有病組織的分離方法
切除小塊含菌組織,用幹淨水洗去組織表麵汙物。以10%漂白粉或0.1%升汞浸泡2~5分鍾進行表麵消毒,無菌水衝洗。將消毒後的組織移到平皿培養基上,置於適宜溫度(25~26℃)培養一定時間,即可在組織周圍四÷長出微生物。用肉眼或顯微鏡觀察菌落,基本確認後挑入斜麵培養基中培養。由這種方法挑選的菌株往往不純,必須在瓊脂平板上再分離純化,然後挑取單個菌落於斜麵,進一步篩選。
從豆科植物的根瘤中分離根瘤菌:取新鮮健壯的根瘤,經漂白粉或升汞溶液等進行表麵消毒後,用無菌鑷子將根瘤壓破,取出汁液少許與分離培養基混合倒入平皿中,攤平,培養後在平板上長出菌落,經鏡檢觀察後確認典型菌落,移入斜麵。
2. 食用菌孢子分離法
食用菌的孢子分離法通常有兩種,即多孢子分離和單孢子分離。多孢子分離有混雜現象,不易篩選到優良穩定的菌株。因此,從育種角度最好采用單孢子分離。兩種方法的分離步驟、方法介紹如下:
(1)多孢子分離法
取產量高、朵大、健壯無病並即將成熟的初生和單生子實體,用清水洗淨表麵汙物,對子實體外有膜保護著的菇類,如蘑菇、草菇,在0.1%~0.2%升汞溶液浸泡2~3 min,用無菌水衝洗數次。對子實體無膜外露的平菇等,不適於用升汞溶液浸泡,要用75%的酒精進行表麵消毒,再用無菌水衝洗。食用菌的孢子著生在子實體的腹麵的菌褶上,成熟時會自動彈出來。孢子采集裝置:用一條兩端彎成鉤的鐵絲,一端鉤著一塊成熟的蠶豆大子實體,另一端掛在三角瓶的瓶口上。三角瓶內事先製備好馬鈴薯—蔗糖培養基平板。懸掛的子實體距離培養基平板2~3cm。適溫培養1~2天,就有孢子陸續彈落於三角瓶底部的培養基上,經過4~5天,孢子萌芽成菌絲,及時將菌絲尖端接入到斜麵培養基上培養,然後進行生產性能對比試驗。
(2)單孢子分離法
取一條鐵絲,彎曲成蚊香支架形狀,放在已消毒的玻璃板上。將消毒後的子實體懸掛在支架上方,下方置一個已滅菌的去蓋的培養皿,然後罩一個鍾罩,周圍縫隙用凡士林封好。將這套孢子收集器移到恒溫室內培養1~2天,將有大量孢子彈到平皿上,收集孢子。以上操作全部在超淨台或無菌室內進行。將收集到的孢子用稀釋法在馬鈴薯—蔗糖培養基平板上進行單孢子分離,培養後把單孢子長出的菌落移接到斜麵上,進行生產性能比較試驗。
(五)單細胞或單孢子分離法
采用特殊的儀器設備進行單細胞或單孢子的分離。具體方法有多種,現主要介紹檸檬酸產生菌采用的小滴分離純化方法。操作如下:將待純化的孢子懸液稀釋約為1500ml-1,用校正口徑的滴管(每毫升400滴)吸取孢子並均勻滴於無菌幹燥蓋玻片上,將其小心翻轉於凹玻片的孔穴上,穴內加一滴已滅菌的培養液,蓋玻片和載玻片用凡士林密封。顯微鏡下觀察每個小滴,將隻有一個孢子的小滴位置作好記錄,恒溫培養,挑取單菌落於斜麵。
除用凹玻片,還可用濾紙進行單細胞或單孢子分離。具體作法如下:取與皿內徑大小一致的濾紙3~4層,浸在培養液中,取出放在空皿內,在濾紙上滴幾滴甘油以防幹燥,蓋好皿蓋,滅菌。將稀釋為1500ml-1的孢子懸液用上述滴管滴在濾紙上,每皿約點20點滴左右,經恒溫培養,每滴約出現10個菌落,將單菌落移接於斜麵上。該方法能夠得到單細胞或單孢子,較為精確,但操作時要細,否則不易得到理想結果。

 

上一篇:工業微生物產生菌的篩選(六)

下一篇:工業微生物產生菌的篩選(八)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