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彈狀病毒的特性及其相互的血清學關係,ICTV於1991年將彈狀病毒分為3個屬:
(1)狂犬病毒屬(Lyssavirus):本屬病毒粒子呈彈形,長約170nm,寬約70nm。含有5種蛋白質成分。可在脊椎動物和昆蟲體內增殖。病毒在胞漿空泡膜和胞漿膜上成熟和出芽。病毒具有凝集鵝及1日齡雛雞紅細胞的作用。本屬病毒包括狂犬病病毒以及分離自人、蝙蝠和蚊等的一些其它病毒。牛流行熱病毒以及魚的一些彈狀病毒也劃歸此屬。
(2)水皰性口炎病毒屬(Vesiculovirus):病毒粒子形態與狂犬病毒屬相似。可在脊椎動物和昆蟲體內增殖。能凝集鵝的紅細胞。本屬成員除水皰性口炎病毒外,還有從蚊、蟎等分離的PortonS、Maraba病毒等。
(3)植物彈狀病毒屬(Plantrhabdovirusgroup):由昆蟲傳播,感染植物並引起發病,如萵苣壞死黃病毒和馬鈴薯黃矮病病毒等。原來本科的西格馬病毒屬(Sigmavirus),現在將其列為本科的未分群病毒之一,是在果蠅中傳播的一種彈狀病毒。原來列為本科中的馬爾堡(Marburg)病毒和埃波拉(Ebola)病毒,現已組成了一個新的獨立的病毒科——絲狀病毒科。ICTV於1994年在第六次報告中,又將狂犬病毒屬中的牛流行熱病毒及其相關病毒單獨列為暫時(熱)病毒屬(Ephemerovirus);將植物彈狀病毒屬劃分為胞漿彈狀病毒屬(〖WTBX〗Cytorhabdovirus)和核彈狀病毒屬(Nucleorhabdovirus),它們的代表種分別為萵苣壞死黃病毒和馬鈴薯黃矮病病毒。此外,尚有至少6個感染動物的彈狀病毒血清群未被劃分進現有的病毒屬內,還有許多未被分群的病毒。
上一篇:彈狀病毒科概述
下一篇:狂犬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