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抵抗力病毒粒子有一層脂質囊膜,所以對乙醚、氯仿等脂溶劑敏感。去氧膽酸鹽易使EAV滅活。病毒在低溫條件下極穩定,但不耐熱。-30℃保存7年仍有活性,4℃可存活35天,但在37℃下僅能存活2天,而56℃30分種就可使其滅活。病毒對酸敏感。對05mg/ml濃度的胰蛋白酶有抵抗力,但易被高濃度的胰蛋白酶所滅活。
6.病原性和流行病學馬是EAV唯一的自然感染宿主,感染馬發生嚴重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厭食、水腫和發熱。組織學病變主要在血管係統,特別是小動脈的壞死。妊娠母馬常發生流產。人工接種可使驢100%感染,接種病毒後,14日內均可從鼻腔、血液和生殖道中分離到病毒。病毒在驢體內的增殖類似於馬,接種10天後出現血清陽轉,臨床上除發熱外沒有其它發病症狀。EAV對驢的致病性尚需進一步研究。馬動脈炎存在於美國、奧地利、法國、印度、意大利、瑞典、瑞士和英國等國家。美國的標準種馬中存在很高比例的隱性感染。公馬感染後可成為帶毒者,病毒存在於許多公馬的生殖器官,使其成為感染的傳播者,在交配或用感染馬精液進行人工授精時,病毒可傳染給易感母馬,並導致發病。帶毒種公馬在病毒的持續存在和傳播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993年英國首次暴發的馬動脈炎就是由感染精液在人工授精時引發的。從當時的精液中已分離到EAV。有人認為睾丸酮在建立和維持種公馬的帶毒狀態是必需的,因為去勢公馬接種EAV後並不發生持續性感染。EAV具有高度接觸傳染性,呼吸道吸入、交配和人工授精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人工接種病毒於懷孕母馬及幼駒,可使50%的幼駒死亡,母馬則發生流產。本病的潛伏期為3~5天。病馬肯定發熱,但其它症狀則取決於動脈被損害的部位及程度。人工接種EAV強毒2天後可出現病毒血症,並持續至少9~19天。死亡病例的其它症狀包括:明顯的結膜炎以及眼瞼和瞬膜水腫,過多的流淚。鼻粘膜充血並有漿液性分泌物。常見呼吸困難。病馬明顯衰竭,並常伴發輕重不一的腹痛和水瀉以及軀幹水腫。偶爾可見角膜炎、黃疸。病馬出現以淋巴細胞減少為特征的泛白細胞減少症。臨床病期約14天。所有年齡的馬都易感,但以懷孕母馬為最嚴重,幼駒以及患有嚴重寄生蟲病的馬匹也易發生嚴重感染。人工感染可導致死亡,但自然發病的死亡率較低。易感懷孕母馬的流產率可達90%以上,流產發生在感染後的10~33天,通常出現在臨床發病期或恢複早期。EAV可以突破胎盤屏障而感染胎兒,胎兒常在發生流產之前就已死亡。流產胎兒水腫,呼吸道粘膜和脾包膜上有出血點。不論是流產胎兒或已在子宮內死亡的胎兒,都沒有特征性的動脈炎病變。在胎兒的肝、脾和淋巴結中找不到核內包涵體,但易從流產胎兒(特別是其脾髒)中分離出病毒。死亡病例最主要的剖檢變化是全身小動脈管內肌層細胞的壞死,內膜上皮病變導致特征性的出血和水腫以及血栓形成和梗死。常見大葉性肺炎和胸膜滲出物。全身性動脈炎可導致所有漿膜和粘膜以及肺和中隔等的點狀出血。腎上腺上也有出血。在心、脾、肺、腎、懷孕母馬的子宮、眼結膜、眼瞼、膝關節或跗關節以下的皮下組織以及陰囊和睾丸內,均能發現出血性及水腫樣變化。漿膜腔中含有大量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絮狀物的液體。末期病變包括淋巴結的大量壞死以及盲腸和結腸的粘膜壞死。恢複期病馬的慢性病變包括廣泛的全身性動脈炎和嚴重的腎小球性腎炎。在心血管係統的絕大多數部位中都可發現病變和病毒複製。EAV進入機體後,首先感染肺部的巨噬細胞,然後擴散到支氣管淋巴結,在巨噬細胞及內皮細胞中發生病毒複製,病毒繼而也在其它一些器官的中層肌細胞、間皮和上皮細胞內複製。血栓和梗死常常發生在腸管和肺髒,也出現在所有伴發水腫的器官。在實驗感染後10天,靜脈和淋巴管的病變已大部分消退,但動脈管的壞死仍較嚴重。一般需在感染後2個月,動脈才能再生和恢複。
7.免疫學和血清學易感馬在自然感染康複後或在用弱毒疫苗免疫接種後,都可產生堅強而持久甚至終生的免疫力。用病毒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蝕斑減數試驗、瓊脂擴散試驗和間接免疫熒光技術,都可檢出EAV的抗體,也可應用這些方法鑒定EAV。現已公認50%終點蝕斑減數試驗是一種比較敏感的病毒中和試驗。細胞培養的病毒液經超聲波處理後,就是很好的補體結合和瓊擴抗原。McCollum等(1970)將Bucyrus原型毒株連續通過原代馬腎細胞131代(HK131),隨後又通過原代兔腎細胞111代(RK111),育成一個弱毒變異株。用200個TCID50的病毒量肌肉接種易感馬和懷孕馬,均安全。用強毒攻擊,證明在接種後4天就有部分免疫力,接種後10天,產生完全的免疫力,對懷孕母馬也無任何不良反應。免疫接種後1~3年內攻擊強毒,注苗馬仍有完全的免疫力。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最長可以持續7年,說明弱毒疫苗具有持久免疫力。但鼻內噴霧接種這種弱毒疫苗的馬不能產生堅強有效的免疫力。弱毒株在馬匹連續傳6代,證明這株弱毒沒有返祖現象。此外,還證明注射疫苗的馬並不排毒和感染與其同居飼養的易感馬。幼駒從母馬獲得初乳抗體的保護力至少可以維持2~4個月。馬駒的免疫接種應在6月齡時進行。
8.診斷臨床觀察必須與實驗室檢驗相結合,才能鑒別臨床症狀與EA相似的其它疾病,如馬鼻肺炎、馬流感和非洲馬瘟等。
(1)病料采取:急性病例采取全血(加肝素或枸櫞酸鹽抗凝)或沉澱白細胞層,以及鼻分泌物,也可采取流產胎兒的脾髒。屍體剖檢時采取肺、脾和淋巴結。這些病料製成的組織懸液是較好的病毒分離材料。此外,也可采取可疑病例血清,檢測特異性抗體。
(2)病毒分離:初代分離培養最好應用馬源細胞,例如馬腎、馬睾丸和馬皮膚細胞。已在馬源細胞上適應的病毒,容易在LLCMK2、BSC1、Vero以及BHK21等傳代細胞和兔腎原代細胞上增殖。如有病毒,一般在接種後3~5天出現CPE。此外,EAV還能在馬源細胞以及其它細胞(如BHK21等)中產生蝕斑,故可利用蝕斑技術進行病毒定量測定。
(3)病毒鑒定:主要應用各種血清學試驗,包括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和蝕斑減數試驗等,其中以蝕斑減數試驗為最敏感。其操作步驟類似於EEEV(詳見前述)。應用這一技術也可檢測血清中的中和抗體滴度,其抑製50%蝕斑單位數的血清最高稀釋度的倒數,就是該血清的抗體滴度。已知的小實驗動物和雞胚都不產生感染症狀或病變,但可應用家兔、豚鼠、倉鼠和小鼠製備抗病毒血清。
上一篇:馬動脈炎病毒
下一篇:豬生殖和呼吸係統綜合症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