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免疫無論是感染,還是疫苗接種,VEEV均可誘導機體產生堅強而持久的免疫力。最初製備的VEE疫苗是1940年製造的福爾馬林滅活雞胚疫苗。應用該疫苗,有效地降低了感染馬匹的死亡率。隨後在技術上對這一疫苗進行了改進,製造了用於人的半提純福爾馬林雞胚滅活疫苗,並研製出多種劑型,如加入皂素、吐溫80或/和三丁酯磷酸鹽(TNBP)等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可使疫苗中可能殘留的感染顆粒進一步滅活。71年應用細胞培養技術製備了福爾馬林滅活的雞胚細胞疫苗,動物實驗證明,該疫苗可誘導產生高效價的中和抗體,獲得較好免疫效果。但滅活疫苗的使用有一定的危險性。有人通過序列比較研究發現,1969~1972年間,美洲VEE的大流行可能是由當時使用的滅活疫苗中殘留的活病毒引起,因為當時分離的流行株的基因序列與當時用於製備滅活疫苗的強毒TRD株的基因序列幾乎沒有區別。此外,曾多次發現某些滅活疫苗雖然已對實驗動物沒有感染性,但卻仍可引起馬和人的實驗感染。因此,安全試驗必須十分嚴格,除豚鼠和小鼠等實驗動物以外,還應增加新出殼雛雞(濕雛)和雞胚的安全試驗。有人懷疑過去疫病的發生在某種程度上與滅活疫苗的使用有關,因為在擴大使用弱毒疫苗後,VEE的發生明顯減少,所以現在滅活疫苗基本不用,主要應用弱毒疫苗。弱毒活疫苗的研究開始於1946年。最為成功的弱毒活疫苗是用強毒TRD株(ⅠA/B)連續通過豚鼠胎兒心髒細胞培養減毒的TC83疫苗株。此疫苗毒株最初用於人(1963),後來試用於馬也極為有效(1967)。僅1969~1970年間,中美諸國和墨西哥等應用了200多萬頭份,對疫情收到了很好的控製效果。至1972年,已有1000萬以上的馬匹接種了TC83疫苗。薩爾瓦多一個40匹馬的小群試驗最能說明TC83疫苗的免疫保護力。在這40匹馬中,35匹接種疫苗,另5匹未接種。一個月後該地區發生VEE的暴發流行,5匹未接種馬全部發病死亡,而35匹疫苗接種馬卻都獲得了保護。Walton等(1972)在尼加拉瓜進行了TC83疫苗的接種免疫試驗,接種後4個月,89匹馬中有83匹繼續保持較高效價的中和抗體。因此該疫苗已廣泛用於人和動物的免疫接種。實驗研究證明,少數接種TC83疫苗的馬匹可出現病毒血症,但持續時間不長,而且效價不高。約有半數動物的體溫在接種後的1~2天升高1℃左右,但不出現臨床症狀。接種後3天即開始產生免疫力。通常一次注射即可產生堅強的免疫保護,血清陽轉率高達95%。此外,福爾馬林滅活的TC83疫苗也能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流行地區的馬匹在每年流行季節前加強免疫一次。馬駒在3月齡時首次免疫,6月齡時加強免疫一次。TC83弱毒疫苗不適合於懷孕母馬,因為可能引起畸胎。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能受機體中已存在的其它甲病毒抗體的影響。如果是這樣,可以用弱毒疫苗的滅活製劑加以解決。這種免疫對實驗室內的病毒工作人員尤為重要。TC83可誘導針對ⅠA/B強毒株的免疫抗體,而抗ⅠD或E毒株甚至親緣關係更遠的其它亞型毒株的中和抗體滴度很低。最近研究表明,弱毒接種後產生的抗體有IgM和IgG。最近有人報道,人免疫後,中和抗體水平可持續5~25年維持在同一有效水平。免疫的動物還可抵抗呼吸道途徑的強毒攻擊。除常規疫苗外,基因工程疫苗也在研製中,目前有二種途徑,一是在病毒全基因組cDNA克隆的基礎上,通過體外定點突變技術,對毒力基因進行突變,使強毒變成弱毒或無毒株,而其複製及免疫原性又不受影響,目前已獲得這樣一個弱毒株;二是將VEEV的保護性抗原基因插入活病毒表達載體,構建活病毒載體疫苗,如Sviatchenko等(1993)將VEEVTRD株的26SRNA的cDNA插入痘苗病毒載體,所構建的VEEV重組痘苗病毒可有效地將囊膜糖蛋白表達到細胞膜上,小鼠免疫後可產生堅強的免疫力,並抵抗TRD強毒的攻擊。雖然大部分小鼠缺乏中和抗體,但免疫可持續7個月以上。Mathews等(1994)將TC83弱毒株的E1和E2基因插入痘苗病毒載體,所構建的VEEV重組痘苗病毒注射小鼠後,可激活輔助性T淋巴細胞(Th)並伴隨白介素2水平升高,同時還產生長時間的中和抗體,單次免疫16個月後,仍能測出中和抗體。
8.診斷根據流行病學和病馬典型的神經症狀,不難建立腦炎的暫定診斷,但是不能最後確定為哪一種腦炎,因此必須進行特異性診斷。而且應該指出,並非所有病畜都出現神經症狀。由血液、腦脊髓、脾髒或鼻咽洗液等材料中分離和鑒定病毒是必要的確診方法。在動物生前,特別是發病初期采取血液(最遲不超過5天),較易分離到病毒。死後病料應選擇腦和脾髒,但是必須在動物死後盡快采取,這是病毒分離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鼻咽洗液主要用於檢查人類病例。動物接種和細胞培養是簡單易行的病毒檢測方法。應用乳鼠、幼豚鼠作腦內接種或腦內皮下同時接種,是比較常用的病毒分離方法。也可接種於7~9日齡雞胚的卵黃囊內或9~12日齡雞胚的絨毛尿囊膜上,雞胚通常在48小時內死亡,死亡雞胚出血。據報道,應用新出殼雛雞,亦即濕雛作腦內接種,可以提高病毒分離率。汙染病料要用抗生素處理,隨後再作接種。也可較大量地腹腔接種於離乳幼豚鼠。此外,應用倉鼠腎原代細胞、雞胚或鴨胚細胞、Vero細胞和BHK21細胞等細胞培養物作病毒分離。細胞培養物通常在接毒後48小時左右產生細胞病變。細胞培養上清中的病毒抗原可以用ELISA法檢測。應用熒光抗體技術檢測培養細胞中的VEEV,可在48小時內得到結果,且與EEEV和WEEV病毒不出現交叉反應。結果證明熒光抗體法的特異性很高,雖然敏感性稍低於乳鼠腦內接種法,但是可在短得多的時間內獲得結果。在南美、中美諸國和美國南部地區,對於新分離的VEEV還需要進一步鑒別其為流行株還是地方株,除可應用人工接種馬匹或實驗動物的經典方法以外,還可以根據新分離毒株的血凝最適pH及其在Vero細胞上的蝕斑形態進行判定。流行株的血凝效價在pH6時明顯上升,而地方株常有較寬的pH域;流行株在Vero細胞上形成小而分散的蝕斑,而地方株經常產生大而邊緣不清晰的蝕斑。但是TC83弱毒疫苗株也形成小型蝕斑。病畜體內特異抗體的檢測對確診有意義。病毒血症一旦消失即可出現HI和中和抗體。應用蝕斑減數中和試驗(PRN)可以檢測出針對某一亞型或變異株的抗體。Coates等(1992)比較了ELISA、免疫熒光染色(IFA)、免疫印漬、PRN和HI試驗用於VEEV血清抗體診斷的效果,試驗表明HI試驗的敏感性不如前幾種方法,IgG捕獲ELISA敏感性較高,但特異性不如PRN、HI和免疫印漬。IgM捕獲ELISA可用於早期診斷,實驗感染後第4天可檢測到IgM,第6天時,用ELISA、PRN、IFA均可檢測到IgG,而HI和免疫印漬在第10天時才能檢測出特異的抗體反應。結果表明ELISA可以檢測特異IgM和IgG,而用PRN可進行確診。與EEEV和WEEV一樣,用於VEE診斷的分子技術正在研究之中,針對VEEV基因組3端的探針可以特異性地與VEEV雜交,而不與EEEV和WEEV雜交。
上一篇: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病原性
下一篇:辛德畢斯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