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水生呼腸孤病毒屬



錄入時間:2009-7-3 10:39:01 來源:青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

水生呼腸孤病毒屬(Aquareovirus)[HT5K] 同義名:水生動物呼腸孤病毒(Aquatic animal reovirus) 1979年Meyers從美國牡蠣中分離出呼腸孤病毒(13p2),1981年Winto 等從大馬哈魚分離出呼腸孤病毒(CSV),1983年 Nagabayashi等從日本牡 蠣中分離出JOV1病毒,1987年 Winton等再次從3種魚類(Notemigonus Crysoleueas ,Oncorhynchus keta 和Ictalurus punctatus )以及美國牡蠣 中分離出4種呼腸孤病毒。我國學者(1983)從草魚出血病中分離出一株 草魚出血病病毒,並鑒定為呼腸孤病毒科中的新成員。這些從魚類及貝類發現的 呼腸孤病毒,它們有一些共性,即病毒外觀相似於正呼腸孤病毒,粒子直徑75nm 左右,核心約50nm。在氯化銫中浮密度136g/cm3,能抵抗乙醚和 蛋白酶處理而感染性不受影響。雙股RNA基因組有11個節段,分子量為03×103~25×103kDa,總分子量15×103kDa。分3類,即3個L,3個M,5個S。有5種主要結構蛋白,分子量34×103~135×103Da。至少還有2種次要的病毒蛋白存在。病毒在胞漿內複製,可能類似於正呼腸孤 病毒複製方式。病毒宿主範圍包括變溫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貝殼類) 。能在魚類細胞係中有效增殖,在某些魚類細胞上能形成蝕斑或合胞體。病毒呈水平傳播, 尚未發現任何生物傳播媒介。鑒於上述特點,它們不同於已知呼腸孤病毒科中任何一屬,曾建議提名為水生 動物呼腸孤病毒屬(Aquatic animal reovirus),現正式歸為一屬。該屬代表 種金體美鯿魚病毒(Golden shiner virus )。此外,還包括13p2呼腸 孤病毒、大馬哈魚呼腸孤病毒(Chum salmon virus )、鯰魚呼腸孤病 毒(Channel catfish reovirus )。還可能包括有鯉屬魚呼腸孤病毒(Tench reovirus)、圓鰭雅羅魚呼腸孤病毒( Chub reovirus )、銀大馬哈魚呼腸孤病毒(Coho salmon reovirus)、文蛤呼腸孤病毒( Hard clam reovirus )、草魚呼腸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即草魚出血病病毒、大菱魚呼腸孤病毒(Turbot reovirus)。屬中除草魚呼腸孤病毒(草魚出血病病毒)外,其它均無重要的致病意義。[BT(3+1]草魚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 [HT5K] 同義名:草魚呼腸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魚呼腸孤病毒。 [HT]草魚出血病主要危害10cm 左右的當年草魚(4~5月齡),死亡率可達70% ,二齡草魚也易感,成年草魚則為無症狀感染。感染魚遊泳異常,繼而離群 獨處,或漂遊水麵,或沉臥池底,或劇轉打圈,多在出現上述症狀後一天內死 亡。病死魚體色深暗,眼球突出,全身出血、充血。臨床表現通常可分三型:即以肌肉充血 為主的“紅肌肉型”;以鰭基及鰓瓣充血為主的“紅鰭紅鰓型”;以腸道嚴重 出血為主要特征的“腸炎型”。以上三型往往混合出現。本病是我國最主要的魚病之一,遍及我國南方各省,當水溫超過20℃時廣為流行,一般多在5~9月,8~9月為高 峰,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最早於1970年在湖北發現,起先懷疑其病原為 氣單胞菌,後來證實為病毒,曾有皰疹病毒之說,1983年確定為呼腸孤病 毒,現定名為草魚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GCHV)。我國 科技工作者經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在病原、診斷和免疫預防方麵做了大量 的工作,令人矚目。1988年以來,從江浙等地以出血症為特征的草魚中還分離到另一種不同於呼腸 孤病毒的類似小RNA病毒的病毒。
 
[BT4]1. 形態和理化學特性草魚出血病病毒直徑65~70nm,雙層衣殼,外衣殼厚約9nm,內衣殼52nm。超 薄切片可見病毒粒子在胞漿中呈晶格狀排狀。基因組為雙股RNA,分11個節 段,總分子量約15×103kDa;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圖型為3∶3∶3∶2,可因 毒株不同有所差異,分子量在03×103~31×103kDa。有5種主要結構多肽,分子 量32×103~137×103Da。蔗糖浮密度130g/cm3,氯化銫浮密度137g/cm3 。病毒對酸(pH3)、堿(pH10)及熱(56℃,30min)均穩定,對氯仿和乙醚 不敏感。組織中的病毒在-20℃保存兩年仍有活力。未發現有血凝活性。
 
[BT4]2. 抗原性草魚出血病病毒與其它已知國外分離的魚類呼腸孤病毒,如大馬哈魚呼腸孤病毒 、金體美鯿魚病毒等無抗原性交叉。至於毒株間是否存在著抗原性差異尚待研 究,用特定毒株製備的疫苗對不同地區的免疫效果可有差異,提示可能存在著 不同的血清型。毒株血清型與電泳型之間的關係及其在流行病學上的意義同樣有 待闡明。
 
[BT4]3. 病原性草魚出血病病毒除感染草魚外,尚能人工感染青魚及穗魚,從自然發病的青魚 中分離到的病毒與本病毒有很強的交叉反應。鰱、鱅、鯉可成為病毒的攜帶者 ,成熟的草魚卵也可帶毒。人工感染在水溫25~28℃時,潛伏期7~10天。浸泡感染也有很高的發病 率,表明鰓可能是病毒的入侵門戶。被汙染的水可傳播本病毒。
 [BT4]4. 培養草魚出血病病毒能在草魚細胞係中增殖,最適溫度25~28℃,常用的有草魚 吻端組織細胞係ZC7901、草魚腎細胞株CIK及草魚胚胎細胞係C P80等。在ZC7901細胞上可產生細胞病變,特點為細胞圓縮、脫 落,在此細胞上傳至22代,產生細胞病變的時間縮短,為3~6天,而對草 魚的致病性不變。CIK細胞的適應毒株28℃ 24小時可產生蝕斑,直徑小於 1mm,培養48~72小時後空斑增大至2mm。有的毒株不產生明顯的細胞 病變,隻能憑借熒光抗體或其它手段檢測。在非鯉科魚類細胞未見有增殖的報 道。
[BT4]5. 免疫除用有機碘等消毒劑處理帶毒魚卵及被汙染魚塘等措施外,還可采用免疫接 種法控製本病。 生產實踐中應用多年的組織滅活疫苗行之有效。近年來已研製了細胞培養滅活疫苗,並采用 大轉瓶培養及微載體培養新工藝。在免疫途徑方麵采用尼龍袋充氧浸泡免疫, 均是值得注意的可喜進展。采用標準化的方法篩選毒株並工廠化生產疫苗是 今後的研究方向。
[BT4]6. 診斷根據流行病學及症狀可作出初步診斷,但確診有賴於病原分離與鑒定。
(1)病原分離 采取病魚血、肝、腎等組織作分離材料。病料應盡可能新鮮 ,否則影響檢測結果。分離病毒可試用ZC7901、CI K等草魚細胞係,置28℃培養,觀察至少一周,如無細胞病變、蝕斑產生 ,應繼續盲傳。必要時可用熒光抗體或電鏡技術檢測。由於分離病毒花費時間長, 再加上分離病毒較不易成功,因此不適於作常規診斷手段。
(2)免疫學檢測 使用較廣泛。目前已報道的檢測病毒方法有熒光抗體檢 測、ELISA試驗及葡 萄球菌A蛋白協同凝集試驗。熒光抗體法可用於檢測細胞培養或病魚組織 冰凍切片中的病毒,雙抗體夾心ELISA的應用更為廣泛,可檢測病魚組織 懸液或細胞培養凍融液的上清液裏的病毒。葡萄球菌A蛋白協同凝集試驗是用兔抗 草魚出血病病毒高免血清致敏的A蛋白,再滴加待檢材料,混勻,置室溫下3 分鍾後即可觀察,出現凝集者為陽性。據介紹病肝的檢出率最高。此外還可采用PAGE、電鏡等手段診斷草魚出血病病毒。抗體檢測目前在我國尚未普遍開展。

 

上一篇:COLTI病毒屬

下一篇:冠狀病毒科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