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微生物技術資料
文章檢索

星狀病毒科(二)



錄入時間:2009-7-2 9:03:17 來源:青島betway必威西汉姆联

 4.培養長期以來人們試圖將星狀病毒在細胞培養物中進行培養,但均未獲得成功。經過反複試驗, 人們發現隻有當維持液中不含血清,並加入一定量的胰蛋白酶,星狀病毒才能在細胞培養物 上增殖。因而可以推測,星狀病毒在細胞培養物中的增殖依賴於胰蛋白酶的存在。Lee和 Kurtz(1981)用原代人胚腎細胞(HEK)成功地分離到了嬰兒星狀病毒。其方法就是在細胞培養液中不加血清,加入10ug/ml的胰蛋白酶,35℃培養3天後繼代,細胞不產生細胞病變,但用間接熒光抗體法及電鏡可檢查出細胞培養物中的星狀病毒。在HEK細胞上傳13代後,可使星狀病毒適應於恒河猴腎細胞係(LLCMK2)和狒狒原代腎細胞(PBK)。  W oode等報道了牛星狀病毒可在牛胚胎細胞上培養。Harbour等用貓胚(FEA)單層細胞成功的分離到了貓星狀病毒, 該病毒經過在F EA單層細胞中繼代6次後,也可在貓胚肺細胞上培養。 但這些病毒在細胞培養物中培養和傳代 ,均不產生細胞病變。 Shimizu等用豬腎建立的細胞係首次從患急性胃腸炎的豬中分離到一株能引起細胞病變的星狀病毒,該病毒引起細胞病變的特征表現在能使細胞增大和在胞漿中有細小顆粒出現。細胞培養的病毒對4日齡豬經口服後可引起豬的輕度腹瀉, 並從腹瀉的 糞便中重新分離出了該病毒。Aroonprasert等用牛星狀病毒血清I型(US2)接種到新生嬰兒 的原代腎細胞(NBK)(培養液中添加50ug/ml胰蛋白酶),在最初的傳代過程中,接種7天後,  病毒才從被感染的細胞中釋放出來。在隨後的傳代過程中,接種3天後,病毒即從被感染細 胞中釋放。在缺乏胰蛋 白酶的情況下,感染的細胞既不能傳代,也不能釋放感染性病毒。糞便中的星狀病毒和適應 組織培養 (TCA)的 星狀病毒都能在原代牛胚腎(EBK)和NBK細胞中增殖。用免疫熒光試驗研究病毒感染 的發生 時間,表明糞便和TCA中星狀病毒在這兩種細胞中感染的時間是一致的。 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是病毒抗原產生於接種後的7小時,細胞漿中出現彌散性微弱的免疫熒光(IF),不久在胞核中可觀察到2~3個明顯的IF顆粒,後來在細胞核周圍有濃密的顆粒狀IF出現,最後擴散到所有胞漿。用糞便或TCA星狀病毒接種EBK和NBK細胞, 即使接種的病毒劑量加倍,也隻有少數細胞被感染,偶爾有10~20%的細胞被感染, 在多數情況下被感染的細胞不超過2%。鴨星狀病毒在雞胚羊膜腔中盲傳之後,可在雞胚腎細胞上生 長。感染的雞胚很少在7天內死亡,感染的胚胎出現發育障礙,並使顏色變綠和呈現壞死性肝炎症狀。
 [BT4] 5.病原性  用牛星狀病毒單獨接種悉生犢牛雖可發生感染,但不出現臨床症狀。而用星狀病毒同輪狀病毒聯合接種時,則可引起嚴重的腹瀉。  羔羊在接種星狀病毒後48小時左右發生輕度腹瀉,持續1~2天,幾乎在腹瀉開始出現的同時即可在糞便中檢出病毒。用熒光抗體試驗檢查組織切片,可見病毒主要在小腸絨毛尖端的上皮細胞中增殖,偶爾亦可在上皮下層的細胞內見到。在潛伏期內可見大量感染的上皮細胞,而在腹瀉發生後則隻有少量的細胞出現熒光。組織學病變見於小腸的中段與後段,與對照羔羊相比,感染羊的小腸絨毛顯得短而鈍,呈鈍齒狀。絨毛的細胞層內可見 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及嗜中性細胞浸潤,偶爾可見細胞漿內有包涵體存在,電鏡檢查證實包涵體是由大量的病毒顆粒組成。  豬的星狀病毒自然感染多發生於1日齡至8周的仔豬,患豬腹瀉,呈糊狀乃至黃色水瀉。Bridger報道用含有豬星狀病毒、杯狀病毒、非典型輪狀病毒和腸道病毒的糞便過濾液接種悉生仔豬後,可出現厭食、腹瀉和生長受阻,最後死亡。但這種接種方法不能 證明豬星狀病毒的致病性。Shimizu等用克隆化的豬星狀病毒接種4日齡仔豬,出現溫和性 腹瀉,並且在糞便中排毒,但所有接種仔豬未引起死亡。 以貓星狀病毒實驗接種幼貓,試驗貓出現的腹瀉程度要比自然感染的輕。  Reynolds等報道用星狀病毒接種SPF雛火雞後,其胃腸道的變化是:  盲腸膨大,含有淡黃色泡沫狀內容物,腸道內含有泡沫狀液體。接種星狀病毒的雛火雞與未接種的相比,體重明顯減輕,D木糖吸收明顯減少,可引起致死性出血性肝炎。 鴨星狀病毒引起的病症似乎與一般認為的腹瀉性星狀病毒不同,如 Gough等報道一起雛鴨發生的鴨Ⅱ型肝炎與星狀病毒感染有關,發病雛鴨的父母代曾接種過鴨病毒性肝炎滅活苗。病雛鴨常呈劇烈的角弓反張,肝髒廣泛出血,多數表現為肝炎特征,腎髒常常腫大,血管充盈。電鏡檢查在自然感染病例的肝和糞樣中可見許多星狀病毒樣粒 子。人類星狀病毒主要感染2~5歲幼兒群,一般在感染後3~4天出現輕度胃腸炎症狀。通過17名 成年自感者口服接種含有星狀病毒糞便的無菌濾液試驗,其中有1人出現溫和性腹瀉和嘔吐,有幾個人出現輕微的全身不適症狀,這說明星狀病毒也可感染 成年人。
[BT4]6.生態學  星狀病毒的分布遍及全世界,且感染率非常高,它既可感染人,也可感染牛、羊、豬、 貓、狗、鹿、火雞、鴨、鼠等多種動物。病毒的傳播主要是通過糞—口途徑。在人類,主要感染兒童(5歲以下兒童的抗體陽性率達70%),其特征是引起胃腸炎和腹瀉,並常呈暴發性流行。Shimizu等(1990)報道星狀病毒在豬群中普遍存在, 而且常同冠狀病毒、杯狀病毒、輪狀病毒及其它腸道病毒混合感染,引起豬急性胃腸炎 。  星狀病毒在火雞群中普遍存在。Reynolds等(1986)報道星狀病毒在美國的火雞群中分布很廣,在所檢查的6個火群場中均有星狀病毒存在。1987年對雛火雞的腸道病毒進行了調查,選擇1日齡和5日齡的91群雛火雞的腸內容物用電鏡和電泳譜作腸道病毒檢查,這些火雞群來源於美國的6個州,所采集的樣品有31群被認為是正常和健康的, 60群被認為是有腸道病的。結果在發病的火雞群中最常檢查到的病毒是星狀病毒(78%) 和輪狀病毒(69%),而其它病毒分離率較低,包括輪狀病毒22%、腸道病毒5%和呼腸孤病毒2%。在發病的火雞群中隻有10%的樣品為陰性。 在正常或健康的火雞群中,星狀病毒和輪狀病毒的分離率比發病的火雞群低。 此外還發現星狀病毒感染的發生時間似乎比其它病毒的感染要早,且發生單一病毒感染的情況很少見。  Gough(1986)報道了一種以鴨Ⅱ型肝炎為特征的鴨病,對6~14日齡的雛鴨造成的損失超過50%,4~6周齡的鴨超過25%。在1983年期間死亡的鴨數超過40 000隻, 發病雛鴨的父母代曾接種過鴨病毒性肝炎滅活苗。用電鏡檢查感染鴨的肝組織及糞便樣品發現有眾多的星狀病毒樣粒子,並用SPF雞胚分離到了星狀病毒, 因此認為該病與星狀病毒感染有關。  Marshall(1987)檢測了166個正常的和62個腹瀉病貓的糞便,發現7% 的貓糞便中有星狀病毒。Tierarzt用電鏡檢查了4 044隻腹瀉犬的糞便,發現有32% 的犬是由星狀病毒感染所致。
 [BT4] 7.診斷 
 (1) 電鏡檢查: 由於星狀病毒在細胞培養中增殖困難,所以糞便樣品的直接電鏡檢查是星狀病毒診斷的常用方法。將糞便用蒸餾水稀釋成20%懸液, 離心後取上清液,用1%磷鎢酸鉀液(pH7.0)染色後,電鏡檢查。 如果糞便中有星狀病毒存在,根據其特有的星狀結構28~30nm及直徑等特征較易檢出,必要時可將糞便濃縮處理後再做電鏡檢查。
(2) 分離病毒: 由於星狀病毒在細胞培養物中的培養比較困難,而且多數星狀病毒在細胞培養物中不產生細胞病變,所以給病毒分離工作帶來了難度。人、牛、豬和貓的星狀病毒能在某些特定的人胚腎、牛胚腎、豬胚腎及貓胚細胞中培養,但溶液中必須不存在血 清而添加胰蛋白酶。對細胞培養物中分離到的病毒,可用電鏡及免疫熒光試驗等方法進行鑒定。  (3) 免疫熒光技術: 對細胞培養物或組織切片中的星狀病毒可用免疫熒光試驗檢查。 對腸道內星狀病毒檢查,可取活體或屍體的小腸製作冰凍切片,再用免疫熒光試驗檢查腸上皮中的星狀病毒。 
 (4) 從腹瀉的糞便中直接分離星狀病毒RNA:采用RT-PCR 擴增病毒RNA,該方法特異、敏感,並可用於不同血清型的鑒定和序列分析。[BT4]8.免疫和防製目前尚無有效疫苗,本病的防製主要依靠一般的消毒和隔離措施。

 

上一篇:星狀病毒科(一)

下一篇:諾達病毒科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