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性病毒感 染中,特別是遭受先天性感染的動物, 機體內存在大量病毒,病毒血症長期持續,但是機體反應極弱,感染動物也不呈 現明顯的臨 床症狀。這就是病毒感染中的免疫耐受現象。例如先天感染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的 小白鼠,出生後始終呈健康狀態,但卻同時發生嚴重的病毒血症和病毒尿症,而且幾乎全身 細胞都受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的感染。當牛胎兒在懷孕前半期感染牛病毒性腹瀉病 毒後也發生不明顯的終生帶毒狀態。又如給小白鼠接種乳酸脫氫酶增高症病毒(感染組織), 病 毒在機體巨噬細胞內大量增殖,發生高效價的病毒血症,且常持續終生,但感染小鼠隻產生 少量抗體(常與病毒結合為病毒抗體複合物),除少數動物因這種免疫複合物沉積於腎小球 而發生腎小球性腎炎外,感染鼠大多不呈現臨床症狀。雞和鼠的白血病以及亞急性和慢 性 豬瘟也常呈現類似的現象,也就是隻引起病毒血症,但不呈現臨床發病。動物機體能夠耐 受如此嚴重的病毒血症而不發生明顯的病理反應,原因何在?胚胎期接受大量病毒抗原,產 生 免疫耐受現象,當然是其主要原因。但在細胞免疫或體液免疫引起免疫病理的那些病毒感染 中,免疫係統因某種原因而發生抑製,可能也是使機體能夠耐受病毒血症而不呈現病理反應 的原因。最近發現不同品係的小白鼠在感染白血病病毒時,免疫耐受性的發生率和耐受程度 都有 不同,似乎說明免疫耐受性的發生還在一定程度上表現有遺傳因素的影響。免疫耐受形成 的機製,目前已經清楚,即成熟的T、B淋巴細胞與它們的特異性抗原相互作用 後發生的克隆缺失(細胞死亡)和功能清除(或滅活);另外,盡管有時出現 成熟的抗原反應性淋巴細胞, 但由於抑製性T細胞等因素的作用,免疫活性細胞的生長及分化受到抑製,因而也不產 生特異性免疫應答。
細胞凋亡(apoptosis)
細胞凋亡是指機體正常細胞在受到生理性或病理性刺激 後啟動的自發的死亡過程。凋亡細胞表現為胞漿內Ca2+濃度和cAMP升高, RNA和蛋白合 成增加, 隨後染色質凝聚, 細胞質濃縮, 導致染色體在核小體處被切斷降解, 形成185bp或 其整數倍長度的DNA片段。降解後的胞漿和胞核, 最終包裹於膜性成分中, 形成凋亡小體(ap optosis bodies), 並被吞噬細胞吞噬。細胞凋亡又稱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是一個主動的、信號依賴的過程, 並與多個基因的參與有關。某些因素或因 子可以特異地誘導某種或某類細胞發生凋亡; 某些生長因子依賴性細胞, 當生長因子被撤 除時, 也發生凋亡。 許多基因的表達產物對細胞凋亡具有明顯的促進和抑製作用。細胞 凋亡屬於單個細胞的自殺行為, 不引起局部的炎症, 因此在機體防止病毒的散播和抗病毒感 染中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隨著細胞基因組DNA的降解, 病毒的複製或增殖隨之終止。在無體 液免疫的昆蟲及其它原始生物中, 細胞凋亡是其抗病毒感染的重要機製之一。細胞凋亡不 利於病毒的增殖與擴散。一些病毒在感染靶細胞後, 對宿主細胞的凋亡呈抑製作用, 從而有 利於其在宿主細胞內的生存和複製。已知bcl2具有抑製細胞凋亡的作用, EB病毒在感 染宿主細胞中誘導bcl2的表達, 並編碼bcl2的同類物。腺病毒的E1B 19 kDa蛋白也 具 有抑製細胞凋亡的作用。細胞凋亡對於病毒增殖的抑製作用,已經通過試驗得到證實。Cle m等(1993年)用帶有突變型p35(具有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的杆狀病毒感染昆蟲細胞係SF21 和幼蟲, 發現p53突變型杆狀病毒在SF21細胞中的子代病毒產量明顯低於其相應的對照野 生 型和可回複突變型毒株。在幼蟲體內感染時, p53突變型杆狀病毒的半數致死量比野生型和 可回複突變型毒株高出1000倍。Hz1杆狀病毒在感染SF9細胞後, 有些持續性感染細胞 雖 然發生細胞凋亡的過程, 但並不最終死亡。這部分細胞重新形成單層後, 用Hz1病毒再次 接 種感染, 結果發現在曾經發生凋亡的細胞中, 子代病毒的產量明顯低於親代細胞。在流感 病毒感染的細胞和在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動物體內, 已經發現了病毒感染引起的細胞凋亡 現象。這是宿主細胞對病毒的主動的防禦反應, 還是由病毒引起細胞凋亡相關基因的激活, 進而導致的宿主細胞的被動損傷? 尚待進一步探索和闡明。
上一篇:構成機體病毒感染的因素-動物機體
下一篇:幹擾素(Interfe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