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病毒的分類
早期的動物病毒分類,例如Livaditi和Lepine(1937年)根據病毒的組織親和性的分類方案,Bergey(1948年)根據病毒的宿主種類和疾病症狀的分類方案,日丹諾夫(1953年)根據病毒的宿主種類及其侵染的組織、器官種類的分類方案以及後來有人根據流行病學歸納為呼吸道病毒、腸道病毒、蟲媒病毒和接觸傳染性病毒的分類方案等等,雖然都在病毒學研究上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因受到當時病毒學研究水平,特別是實驗技術的限製,沒有能夠充分反映病毒粒子本身的特性,包括形態結構、理化學性質和抗原分析等等,而且由於各種病毒在其宿主種類、侵染組織以及症狀方麵存在著普遍的交叉或重疊現象,很易造成混亂。例如一種病毒可能引起幾種動物發病,而幾種病毒卻又可能引起同一種動物發病;一種病毒可能侵染幾種組織和幾個器官,引起多種症狀,而幾種病毒卻又可能侵染同一種組織或同一個器官,引起同樣的症狀等等。50年代初期,有人開始建議根據病毒粒子的共同特征進行病毒分類。50年代到60年代是新病毒發現的爆炸時期,迅速出現的大量病毒數據促成了多個分類方案,也產生了一定的混亂,建立國際統一的病毒分類係統勢在必行。 1970年Wildy根據最初的病毒分類規則寫出了“病毒的分類與命名”一書,也就是ICNV的第一次報告,將動物病毒分成21個屬(組),並開始采用林奈命名係統,即引入科、屬、種的概念,還確定了乳多空病毒和小RNA病毒兩個病毒科,1974年又增加了一個科——披膜病毒科。 1975年,在第三屆國際病毒學代表大會以及同時舉行的ICTV會議上,正式將動物病毒分為17個科。其中DNA病毒7個科,它們是虹彩病毒科、痘病毒科、細小病毒科、腺病毒科、皰疹病毒科、乳多空病毒科和杆狀病毒科;RNA病毒10個科,它們是呼腸孤病毒科、布尼病毒科、小RNA病毒科、彈狀病毒科、披膜病毒科、沙粒病毒科、冠狀病毒科、正粘
病毒科、副粘病毒科和反轉錄病毒科(下設三個亞科)。科下設屬(組),一共41個病毒屬。詳細內容總結在Fenner執筆撰寫的ICTV第二次報告“病毒的分類和命名”一書中。1978年ICTV在海牙開會,並由執行委員會主席Matthews編寫了會議紀要,又對ICTV的第二次報告作了補充、修改。在動物病毒學方麵,皰疹病毒科下設三個亞科,即甲皰疹病亞科、乙皰疹病毒亞科和丙皰疹病毒亞科;呼腸孤病毒科中增設輪狀病毒屬和質型多角體病毒組;小RNA病毒科內增加了口蹄疫病毒屬和心病毒屬,並將痘病毒科分成兩個亞科,即脊椎動物痘病毒亞科和昆蟲痘病毒亞科。詳見ICTV第三次報告。 1981年ICTV在斯特拉斯堡召開的全體會議上決定在虹彩病毒科中增加綠彩病
毒屬、
非洲豬瘟病毒屬(後來又從該科刪除)、淋巴囊腫病毒組;將杯狀病毒屬從原小RNA病毒科中分離出來,單獨成立杯狀病毒科,下設杯狀病毒屬;原細小病毒科中的腺聯病毒組改稱依賴病毒屬;布尼病毒科增設白蛉熱病毒屬、內羅病毒屬和烏庫病毒屬(後來刪除);建立諾達病毒科(Nodaviridae),下設諾達病毒屬(Nodavirus)。詳見ICTV第四次報告。 1991年出版的ICTV第五次報告和最近出版的ICTV第六次報告對病毒的分類做了較大變動,不再一一詳述,現將ICTV第六次報告中所刊登的動物病毒分類繪製分類目錄(表3-1),其中各病毒科和屬的排列順序並不反映任何等級或係統發生上的分類關係,而僅僅是為了方便。由於科以上的分類結構尚未建立(單股負義RNA病毒目, Mononegavirales例外),任何列表順序都是武斷的。在這裏,病毒科和屬的排列順序遵循下述四條標準:
(1) 病毒基因組的特性
(2) 病毒基因組的股數
(3) 某些病毒的反轉錄特性
(4) 病毒基因組極性
由於沒有已知的ssDNA和dsRNA反轉錄病毒,且負義病毒是僅對ssRNA而言,根據四條標準產生7簇共50個病毒科和25個浮動屬,其中動物病毒在6簇27科74個屬(包括2個浮動屬)中。
上一篇:病毒分類和命名的規則
下一篇:病毒的增殖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