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原理
細菌對大分子的澱粉、蛋白質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須靠產生的胞外酶,如澱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將大分子物質分解。胞外酶能分泌擴散到細胞外,將物質分解成小單位如糖、氨基酸、甘油與脂肪酸。這些小單位的物質能被細菌吸收和利用。水解過程可通過底物的變化來證明,如細菌水解澱粉的區域,用碘測定不再產生藍色;水解明膠可觀察到明膠被液化;脂肪水解後產生脂肪酸改變培養基的pH,其中的中性紅指示劑使培養基從淡紅色變為深紅色。
二、器材
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腸杆菌,綠膿杆菌(Bacte-rium Pyocyaneum)斜麵各一支;
油脂培養基,澱粉培養基,明膠培養基,無菌平皿,接種環和接種針,革蘭氏染色用盧戈氏碘液(Lugols iodine solution)等。
1.油脂水解試驗
(1)將溶化的油脂培養基冷至45℃左右時,充分振蕩,使油脂均勻分布,用無菌操作倒入平皿中,待凝。
(2)將製成的平板用記號筆劃成兩半,一半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為對照,另一半接種枯草芽孢杆菌作為試驗菌,均用無菌操作畫“+”接種,如圖Ⅹ-1。
(3)將接種的平板倒置於37℃溫室中培養24小時。
(4)取出平板,觀察平板底層長菌的地方,如出現紅色斑點,說明脂肪被水解,為陽性反應。
2.澱粉水解試驗
(1)將澱粉培養基溶化後,冷至45℃左右,以無菌操作製成平板。
(2)用記號筆將平板劃成兩半,一半接種大腸杆菌作為試驗菌,另一半接種枯草芽孢杆菌作為對照菌,均用無菌操作劃線接種,如圖Ⅹ-2。
(3)將上述已接種的平板倒置於37℃溫室中培養24小時。
(4)將已培養24小時的平皿取出,打開皿蓋,滴加少量盧戈氏碘液於平板上,輕輕旋轉平皿,使碘液均勻鋪滿整個平板。如菌苔周圍出現無色透明圈,說明澱粉已被水解。透明圈的大小、說明該菌水解澱粉能力的強弱。
3.明膠液化試驗
(1)取三管明膠培養基,用記號筆標明各管接種的菌名。分別以無菌操作用接種針穿刺接種大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綠膿杆菌。
(2)接種後,置20℃溫室中培養2—5天。
(3)觀察明膠培養基液化情況(圖Ⅹ-3)。
四、實驗報告
上一篇: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應
下一篇:實驗四十一 糖發酵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