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皿快速檢測法是利用菌體在特定固體培養基平板上的生理生化反應,將肉眼觀察不到的產量性狀轉化成可見的“形態”變化。具體的有紙片培養顯色法、變色圈法、透明圈法、生長圈法和抑製圈法等,這些方法較粗放,一般隻能定性或半定量用,常隻用於菌種初篩,可以大大提高篩選的效率,缺點是由於培養平皿上的種種條件與搖瓶培養,尤其是發酵罐深層液體培養時的條件有很大的差別,有時會造成兩者的結果不一致。
平皿快速檢測法操作時應將培養的菌體充分分散,形成單菌落,以避免多菌落混雜一起,引起“形態”大小測定的偏差。
(1) 紙片培養顯色法
將飽浸含某種指示劑的固體培養基的濾紙片擱於培養皿中,用牛津杯架空,下放小團浸有3%甘油的脫脂棉以保濕,將待篩選的菌懸液稀釋後接種到濾紙上,保溫培養形成分散的單菌落,菌落周圍將會產生對應的顏色變化。從指示劑變色圈與菌落直徑之比可以了解菌株的相對產量性狀。指示劑可以是酸堿指示劑也可以是能與特定產物反應產生顏色的化合物。
(2) 變色圈法
將指示劑直接摻入固體培養基中,進行待篩選菌懸液的單菌落培養,或噴灑在已培養成分散單菌落的固體培養基表麵,在菌落周圍形成變色圈。如在含澱粉的平皿中塗布一定濃度的產澱粉酶菌株的菌懸液,使其呈單菌落,然後噴上稀碘液,發生顯色反應。變色圈越大,說明菌落產酶的能力越強。而從變色圈的顏色又可粗略判斷水解產物的情況。
(3) 透明圈法
在固體培養基中滲入溶解性差、可被特定菌利用的營養成分,造成渾濁、不透明的培養基背景。在待篩選菌落周圍就會形成透明圈,透明圈的大小反映了菌落利用此物質的能力。
在培養基中摻入可溶性澱粉、酪素或CaCO3可以分別用於檢測菌株產澱粉酶、產蛋白酶或產酸能力的大小。
(4) 生長圈法
利用一些有特別營養要求的微生物作為工具菌,若待分離的菌在缺乏上述營養物的條件下,能合成該營養物,或能分泌酶將該營養物的前體轉化成營養物,那麽在這些菌的周圍就會有工具菌生長,形成環繞菌落生長的生長圈。
該法常用來選育氨基酸、核苷酸和維生素的生產菌。工具菌往往都是對應的營養缺陷型菌株。
(5) 抑製圈法
待篩選的菌株能分泌產生某些能抑製工具菌生長的物質,或能分泌某種酶並將無毒的物質水解成對工具菌有毒的物質,從而在該菌落周圍形成工具菌不能生長的抑菌圈。該法常用於抗生素產生菌的篩選,工具菌常是抗生素敏感菌。由於抗生素分泌處於微生物生長後期,取出瓊脂塊可以避免各菌落所產生抗生素的相互幹擾。典型的例子是春雷黴素生產菌的篩選。
上一篇:補料分批培養
下一篇:微生物的去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