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弧菌簡介
弧菌是一種可以在溫帶水環境下發現的細菌屬。他們通常具有共同的特征和習性。如:
(1)革蘭氏陰性,短小彎曲弧狀,無芽孢,多數有鞭毛、菌毛(如圖1);
(2)具有一端單生鞭毛,運動迅速;
(3)多數菌株生長需要2%-3%氯化鈉;
(4)最適生長溫度為30℃-37℃;
(5)對熱敏感,90℃ 1min即可殺死,50℃ 20min或65℃ 5min也可達到殺菌效果;
(6)耐堿怕酸,1%醋酸或50%食醋中1min死亡。
圖1 弧菌的顯微形態
二、樣品處理規定
對於可能含有弧菌的樣品的保存和檢驗,各相關標準均作了規定:
(1)非冷凍樣品采集後應立即置7℃~10℃冰箱保存,盡可能及早檢驗(GB4789.7-2013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副溶血性弧菌檢驗);
(2)新鮮樣品采集後應於3h內完成檢驗,若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則應將樣品置於7℃~10℃條件下保存,並盡可能在24h內完成檢驗(GB4789.44-2020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創傷弧菌檢驗);
(3)樣品采集後應立即在7℃~10℃保存,24h內檢驗。如果樣品需要冷凍,於-18℃保存,24h內檢驗。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弧菌的存活率,應避免樣品與冰直接接觸(SN/T 1022-2001 進出口食品中霍亂弧菌檢驗方法)。
通常來說,樣品保存需放在4℃條件下,但弧菌檢驗標準中,對樣品的保存條件,均要求7℃~10℃,特意避開了4℃,這是因為創傷弧菌在4℃條件下極易形成活而不可培養的狀態(參考GB4789.44-2020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創傷弧菌檢驗)。
三、保存溫度
基於弧菌對溫度的敏感性,實驗室在保存弧菌的標準菌株的時候,也要注意溫度條件。對於儲備菌株,有條件的可以保存在-70℃超低溫冰箱中,一般室溫指25℃左右,因為白天晚上會有溫差,除非有溫控設備,否則沒辦法保證一般環境溫度在25℃-28℃之間,其實隻要溫度不是太高,放在室內環境中短期內是沒有問題的。
對於真空冷凍幹燥的菌株,未開封狀態下於-20℃冰箱中至少可以保存2年。
對於工作菌株,本實驗室在長期工作實踐中發現,由於冬天室溫偏低(不高於10℃),也不利於弧菌的保存。一周內所劃平板,盡管也有尚存活的弧菌,但其活力已遠不能滿足試驗可靠性需要,因此為能保證每次試驗的可靠性,建議每次接菌都用前一天在3%NaCl TSA平板上劃線培養所得的新鮮菌落;為保證試驗的連續性,在試驗階段應該每天劃平板培養;培養好的平板,用完後直接放回培養箱,當天下午下班前拿出滅菌丟棄。
務必記住,弧菌液體試管和劃線後的平板,一定不能放置在4℃冰箱中。
四、純化培養與菌懸液製備
因為多數弧菌具有嗜鹽性,而在無鹽的環境中生長不好甚至不生長,因此在培養該菌時,通常需要加入2%-3%的NaCl,而在初步篩選出該菌後進行純化時,各標準都要求用含3%NaCl的營養瓊脂進行純化,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為方便副溶血性弧菌的鑒定,我公司開發出了副溶血性弧菌鑒定條和嗜鹽試驗係列生化管(編號分別為HBIS02、GS014、GS015、SN052、GS016),在使用這些產品時,需要挑取純化的菌落做成菌懸液,再往管中滴加,此時需要注意,務必使用0.85%生理鹽水進行菌懸液的製備,而不能用無菌純淨水,並且製成菌懸液後要盡快滴加完畢,否則會影響結果的判定。
試驗證明,用生理鹽水製備的菌液,放置1h後菌數降低至初始狀態的50%左右;而用純水製備的菌液,放置1小時幾乎無活菌。即使稀釋後立即塗布,純水懸液中的菌數也會迅速降至生理鹽水稀釋液中菌數的10%以下(如圖2)。
圖2 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用純水和生理鹽水稀釋後放置不同時間後的菌數
綜上所述,為保證菌種的存活,弧菌菌種應在-70℃超低溫保存或室溫,一定不能放在4℃環境保存;為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弧菌鑒定試驗中,應該盡量用新鮮的菌板,挑單菌落至無菌生理鹽水製成菌液,製成的菌液不宜擱置時間太長,必要時需要重新製備。
相關產品:
HBI副溶血性弧菌生化鑒定條(SN)-點擊查看產品詳情
10%NaCl胰腖水-點擊查看產品詳情
8%NaCl胰腖水-點擊查看產品詳情
6%NaCl胰腖水-點擊查看產品詳情
3%NaCl胰腖水-點擊查看產品詳情
相關標準:
GB 4789.7-2013 副溶血性弧菌檢驗 點擊下載
GB 4789.44-2020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創傷弧菌檢驗 點擊下載
SNT1022-2010 進出口食品中霍亂弧菌的檢測方法 點擊下載
注:本文屬betway必威西汉姆联生物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上一篇:專性厭氧菌的培養方法及注意事項
下一篇:酵母菌的糖發酵試驗-杜氏管發酵法